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12月4日,Sippe第九届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及油田化学品展览会在上海举行。本报记者在会场上发现,此次展会的参展商不乏众多民营企业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能源装备民营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民企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国内市场‘吃不饱’,现在必须得走出去了,”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邢小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石油资源、技术、装备基本都集中在“三桶油”手中,而民营石油企业在国内发展的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走出去”已然是我国民营石油企业必须做出的选择。
“政府目前对于民营企业在政策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而且我们民企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更具灵活性,”邢小伟对记者介绍说。
而在杰瑞海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成成看来,中国石油民企打入国际市场靠的就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杰瑞目前是我国唯一一家为北美页岩气压裂作业提供整套压裂车组的油田设备制造企业,而打入北美市场,靠的就是产品、技术和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1年,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交货值从51.8亿元攀升至222.77亿元,每年55%的增长率也说明我国能源装备正在渐渐深入国际市场。
然而民营装备企业在海外市场打拼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不少民营企业家都认为,不少挑战都是由于国外对“中国制造”的偏见造成的。
杰瑞石油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伟杰就曾表示,有些欧美国家把“中国制造”烙上了“低价、劣质”的烙印,认为“中国产品不好,就应该低价”。“其实我们做的产品并不比他们的差,但是他们却有这样的思维定势,并认为中国技术缺少创新,甚至存在剽窃现象,他们防着中国企业,即使我们的研发人员已经远超过了他们四倍。”
的确,“吃不饱”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之后,经历了技术与质量的严酷考验和激烈竞争。但近年来,民企正不断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技术和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参会的民营企业人士都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制造”这张标签的形象正在发生改变。
“我们民营企业很想转变全球对中国制造业‘价格低、质量差’的传统印象,我们现在每年花重金来打造产品品质,为的就是转变国外对我们的印象,”邢小伟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于成成也对记者表示,中国形象在全球正呈上升趋势,“‘中国制造’这一标签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朝着“高大上”的方向发展,只是真正强大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还需要我们民营企业不断的去努力、去改变、去奋斗。”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详细]
日前,由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主办的2014珠海先进制造业机械装备[详细]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