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资讯>国际新闻>能源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能源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2012-11-08 09:45设备大视野人气:42


       二十天前,我国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之后的又一条天然气大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大天然气项目,为打破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中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关键设备的垄断,支持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统一组织下,中国石油将首次在新建长输天然气管道上大规模应用国产化电驱、燃驱压缩机组、大口径干线截断球阀。
  近十年来,正是在一大批以"西气东输”为代表的重大能源工程的带动下,我国的能源装备业实现了历史性跨域。中国装备,不仅装备了中国,也正在加快走向世界。
  统计显示,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的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8%,远远高于GDP的增速,也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速,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据统计,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50%。发电设备等电气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一。2001年我国的发电设备产量为1300万千瓦,2008年已超过了13000万千瓦,7年时间增长了10倍。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今年 5月9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开钻。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深海战略拉开序幕,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作为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超大型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如首次采用200年一遇的风浪参数加上南海内波作为设计条件,大大提高了平台抵御灾害能力;首次突破半潜式钻井平台可变载荷9000吨,为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大大提高了远海作业能力……
  "海洋石油981”只是我国能源装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近十年来,我国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能源加工与转换技术、能源输配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实现了全面提升。
  此外,我国工业用能整体技术水准得到提高,开发了一系列高效锅炉和高效电动机,节能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进展迅速,大型节能设备在钢铁、建材、石化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余热、余压、尾气等余能回收技术逐步得到采用。如钢铁行业中的干法熄焦技术、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技术,建材行业中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石化等行业中的催化裂化装置余热回收技术、高温水源热泵技术等。
  与此同时,能源装备行业成套能力得到提升,一批核心设备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力的保障了重点能源工程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欧洲、日本之外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套提供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的国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70万千瓦大型水轮成套机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国产1000千伏交流和 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顺利投入运行;成功建造了14.7万立方米薄膜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摘取了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重大装备打破国外垄断
  "以前,我国330千伏以上的空心、支柱绝缘子均不能自主生产,全部依靠国外进口产品。瓷产品不但存在着污闪跳电、爆炸伤害、覆冰闪络、地震碎断等恶性事故隐患,而且价格昂贵,交货期无法保障,严重制约了我国电网的建设。然而,这一切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就彻底改变了。”江苏省南通市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斌曾告诉记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葛洲坝至上海的输变电工程,全套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而到建设向家坝至上海的输变电工程时,主要设备实现了自主化。过去,输变电工程中所用的晶闸管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国不仅摆脱了这种局面,而且可以制造出发达国家都没有制造过的6英寸晶闸管。
  记者了解到,十几年前,中国500千伏电网输电线路保护设备,80%都要依靠进口产品;而今,仅南瑞继保公司一家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就超过40%,并成功地为长江三峡、神六发射基地、大亚湾核电站、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2010年投产的天津百万吨乙烯及其配套项目则是我国石油炼化领域的一个标志性项目。该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在70%以上。这一跨越让一些老石化人感慨万千。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庆、燕山、齐鲁、金山、扬子等乙烯装置,国家要花巨额外汇从国外成套引进技术和装备,价格和供应周期都要受制于国外供货商。在同样技术条件下,用国产替代进口节省了大量资金。如天津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由天津石化与沈阳鼓风机集团共同研制,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压缩机,投资成本比进口价格降低约45%。
  大型长输管线电驱压缩机组,是天然气输气管道动力供给场站用于压缩和输送天然气的关键核心设备,是整个供给场站的"心脏”,也是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领域突破重点之一,被业界喻为天然气工业领域的"两弹一星”。一直以来,全世界也只有美国GE、英国罗罗、德国西门子三家企业能够设计、制造和总成。
  2011年12月,我国企业自主研制生产的首套国产天然气长输管线20兆瓦电驱压缩机组正式装车出厂并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组验收,这一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是我国大型离心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此类产品的国外垄断。加上此前成功研制的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和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三大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世界最大功率3000千瓦电牵引采煤机、 年产1200万吨综采成套刮板输送装备等填补了煤机装备的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海工装备吹响了中国向深水进发的号角……
  专家认为,依托重大项目推进能源装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是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产业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依托沁北超临界电站工程,结束了国内不能制造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历史;依托浙江玉环电站工程,实现了自主制造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大型高效燃煤机组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托"西气东输”工程,大大推进了油气管线压缩机组合大型球阀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我国许多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是在用户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比如输变电设备成就的取得,与电网公司支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备自主化密不可分。”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技术装备加快走向世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重大装备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型清洁发电领域、石油钻采领域、油气管线传输领域、大型煤矿综合采掘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或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装备国产化水平逐步提升,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技术升级,还将装备和技术出口到国外,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沈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年前,沈鼓集团与伊朗IGC及PIDEC公司签订了提供了两套循环氢压缩机的合同,打破了欧美厂商对这一市场的长期垄断,首次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重要设备——氢气离心压缩机的直接出口。
  大型高压隔膜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煤炭、电力及环保等领域,但是长期以来,高压隔膜泵核心技术一直被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把持。过去,国内使用同类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学勤告诉记者,他们研制的隔膜泵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当今世界隔膜泵产品领域实力最强的公司荷兰GEHO公司负责人专程找上门来谈合作。这位负责人对凌学勤提出一个请求:"不要在国际市场上相互挤压。”
  业内公认,比设备出口更难的是技术和标准输出。除了产品"走出去”外,如输变电领域内的"中国标准”也正逐步走向世界。2009年10月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对我国在特高压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大电网组织秘书长科瓦尔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技术成果,是电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比传统能源领域,在新能源领域,我国与世界的差距相对较少,有些技术甚至处于同一起跑线。这为我国进行技术输出奠定了基础。据了解,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曾向古巴输出生产设备及技术,打破了我国太阳能行业无技术出口的历史,这也是我国太阳能行业在寻求国际化突破上迈出的跨越性的一步。
  不久前,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指出,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能源装备技术进步。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工程,加强技术攻关,完善综合配套,建立健全能源装备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提高重大能源装备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重点推进大功率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燃气轮机、三代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关键设备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加强对能源装备产业的规划引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推动我国实现从能源装备大国到能源装备强国的转变。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