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4-06-14 09:00设备大视野人气:78


  摘要:注重应用性是当前绩效管理研究的显著特征。加强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对提高绩效管理实践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相关探索的回顾表明,管理控制理论和组织行为相关理论被认为构成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文章最后对未来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及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文章对绩效管理教学和研究人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绩效是组织一切管理实践的指向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绩效管理”即管理。从狭义的特别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绩效管理观念在传统人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战略性绩效管理也随即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与早期绩效管理相比,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区别在于更多地从战略实施和实现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考虑绩效管理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主题,绩效管理吸引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等多个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与一般的管理研究模式不同,迄今为止,绩效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应用性。本文的目的是指出加强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的意义,并对当前有关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认识进行回顾和思考。

  一、绩效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

  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如麦格雷戈(1960)所言,"任何管理都是建立在设想、假设与归纳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我们有可能做出不够充分的理论假设,但绝不可能在没有假设的前提下,制定出管理决策及措施”。然而就绩效管理而言,当前绩效管理文献的基本特征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以"应当怎样”的知识形式出现,而对绩效管理观念、原则所依赖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的研究则非常少见。

  从绩效管理研究的情况来看,研究者指出"大量的研究往往都涉及某一特定的绩效管理工具或技术的运用,以案例来进行相关研究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更深入的分析表明,绩效管理研究的模式与一般的管理研究模式存在系统性的差异。如,Thorpe&Beasley(2004)从学科的认知维度和社会组织维度对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特征进行分析。其中,(1)学科的认知维度方面一是按照学科范式存在的程度分为软科学研究和硬科学研究,二是按照学科领域的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性分为纯理论式研究和应用式研究;(2)学科的社会组织维度则按照研究者是否享有相似的信念和价值观分为分散型和聚合型,以及按照研究者与研究问题之间的比率高低分为城镇型和乡村型。每个维度内部的两个标准互相交叉,构成四个象限。研究者在分析后认为,绩效管理研究从认知维度上来看属于硬性—应用型研究,而从社会组织维度来看则属于城镇—聚合型。这与一般的管理研究模式的软性—理论型研究,以及分散—乡村型组织显著不同。

  从各种绩效管理教材的总体情况来看,绩效管理一方面被普遍认为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系统化管理实践,是"是一个识别、测量和开发个人及团队绩效,并使其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持续性过程”。同时,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认识上也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如方振邦所总结的,综合国内外研究及实践,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三个目的、四个环节和五项关键决策等内容。同时还应必须满足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以及客观性等一些标准。显然,绩效管理既然是一套有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实践,就必然存在其理论基础。但是考察表明,不同教材在着力阐述绩效管理应当"如何做”的同时,对于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却相当地模糊和不完整。

  二、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述评

  要更好地理解绩效管理观念、原则背后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绩效管理研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地关注理论。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研究的性质和难度,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判断。例如,March&Sutton(1997)认为,理论之于组织绩效研究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绝大部分还是赤裸的。而Buchner(2007)认为,当前通行的绩效管理模型通常会透露出有关基础理论的迹象,只是它们从未被明确澄清过。对当前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表明,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在现有的绩效管理相关文献中有所显现和论及,但仍需要进行深入、系统地探索。

  从当前的有关探讨来看,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被认为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1)管理控制理论。绩效管理和管理控制存在密切联系。如,Simons(2000)就将绩效管理系统定义为"管理者用以维持或改变组织行为模式的基于信息的、正式的常规和流程”。Otley(1999)认为,由于这些信息的提供是由管理控制系统来完成,因此管理控制系统研究应当以绩效管理的五组主要实践问题为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则有研究者提出绩效管理实践和研究则应当以管理控制理论为基础(李达辉,2003;徐红琳,2005)。(2)组织行为相关理论。绩效管理实践必定以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一系列假定为基础。正如AndreA.deWaal(2003)指出的,由于管理者运用相关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影响下属人员的行为,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必须对组织中的人性和行为有清楚认识。这也意味着,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运行必定要求以组织行为相关理论为指导。在这方面,被认为应纳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主要有目标设置理论、激励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如,Buchner(2007)从目标和反馈作为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了目标设置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

  就绩效管理教材而言,如前所述,重视具体实践、弱化理论基础也是绩效管理教材存在的一个普遍特点。但绩效管理教材通常也会对诸多理论或工具有所提及或介绍,主要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目标管理、领导理论和激励理论等。在对各种理论或工具的处理方式上大体存在三种方法:一是将相关理论或工具融合在对绩效管理实践的介绍中;二是将大部分理论或工具在专门的章节中单独加以说明;第三种做法是李宝元在其《绩效管理》中采取的方式。该书从对组织出发分析绩效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采用了组织激励理论的框假体系分析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和基本任务,进而以目标管理、平衡记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三层四维关键绩效整合战略管理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这可看成是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一种探索。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表明,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具有两个特点:(1)理论来源上的广泛性。管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而绩效管理作为一套综合性的管理实践,对其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理论必然极为广泛和多样。特别是随着早期的绩效管理日益演变成为战略性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在理论基础上所具有的多学科综合的特点更加明显。(2)理论层次上的差异性。尽管同为基础性理论,但不同理论在层次上常存在差异。例如,管理控制理论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而管理控制理论本身又建立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础之上。

  然而,正因为能够纳入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理论范围如此之广,且这些理论之间又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现有研究也表明:尽管单独罗列相关理论并非没有益处,但未来的研究更加需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1)确保基础理论研究的完整性。鉴于相关理论的多样性,研究者需要首先对完整的绩效管理理论基础所应具备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能够更加有方向地寻找相关理论,并对已经识别出的各种理论是否足以构成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判断。(2)提高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由于可能来自不同领域的各种理论之间通常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不同理论是如何有意义整合在一起,系统地构建起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对探索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进一步思考

  对于如何能更好地探讨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现有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如对现有文献的阅读表明:每当这种寻找是以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构成为出发点时,其探索就更加有效,相关的阐释也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但在更深的层面,这可能意味着对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探索必须从提出合适的问题开始。正如德鲁克所言,"不要担心是否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关键是能否提出合适的问题”,"一旦能界定问题,一旦恰当地质疑,一旦获知与答案相互切合的细节,那么问题也就开始获得解决。因为到那时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什么是合适的和什么是相关的”。

  在这方面,Buchner(2007)的理解颇有启发。Buchner(2007)认为绩效管理的理论反思所应当提出和思考的问题之一是:绩效管理实践(AppliedPerformanceManagement)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换言之,是否有明确的理论研究支持组织采用的绩效管理方式?显然,按照这一观点,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应能解释或说明的是"绩效管理实践”。然而,就探索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而言,这种"绩效管理实践”与其说是现实世界中各种组织所采用的绩效管理方式,不如说是"绩效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所力图传达的关于应"如何实施绩效管理”的观念。毕竟,不同组织的绩效管理实践可能千变万化,有效性程度不一而定;而后者其基本形式则是唯一的且在观念上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这意味着要澄清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当明确界定它所需要支撑的那部分实践观念到底是什么。而是否能够解释或支持这些实践观念,就可以成为判断哪些理论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以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是否已经完整的判断标准。所谓绩效管理实践观念,指作为当前绩效管理文献主要构成部分的,关于"应当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各种阐述。按照Folan&Browne(2003)的分析逻辑,绩效管理的实践观念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绩效管理建议(Recommendations)。指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相关的各种劝告,它是框架与体系的基石;(2)绩效管理框架(Frameworks)。框架是对一组特定建议的运用,可分为结构框架和过程框架两种类型;(3)绩效管理体系(Systems)。体系建立在框架的基础之上,对体系的基本要求同时具备结构框架和过程框架以及一系列工具。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尽管对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完整分析应当包含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践观念,但是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探讨可能需要首先从绩效管理体系这一层次开始。原因是,绩效管理体系从数量上来看最少,从影响上来看则最大,而且其来源相对集中而明确。按照库恩的观点,"任何一门科学中第一个范式兴起的附带现象”,就是"对于教科书及其替代物的日益增长的依赖”。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专注于一组互相关联的问题、资料和理论,通常是专注于写书时科学共同体所承诺的那套特定范式”。时至今日,国内外绩效管理方面的教材已林林总总。对"绩效管理”教材的比较发现,尽管不同教材对绩效的概念与基本性质、绩效管理的概念与运作体系等的界定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但已开始呈现出较大一致性,这正反映出一套得到普遍认可的绩效管理观念体系基本形成。

  以方振邦(2007)所阐述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例,对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探讨就需要说明这种体系的理论支持。具体来说:绩效管理体系应当采取三-四-五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何它要满足一些特定的标准?设定这些标准的理论基础何在?不同基础理论之间是否以及如何相互契合?从这个角度判断,管理控制理论的确可以对绩效管理系统的某些方面作出说明。例如,绩效管理体系中的"PDCA”循环可以看成是管理控制理论直接应用的结果。而由于任何管理控制都以信息为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也是进行管理控制,特别是结果控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管理控制理论的确是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重要部分。但是另一方面,管理控制理论对某些问题则无法作出明确的解答,如为什么绩效管理体系要满足一些特定标准?设定这些标准的理论依据何在?为什么这套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改善个人绩效并通过个人绩效的改善来提高组织绩效的?而尽管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有助于回答其中的某些问题,但仍不够令人满意。

  四、结语

  绩效管理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在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性的同时,能够廓清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现有的研究既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更好地探索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应当从提出合适的问题开始,并密切结合已经形成的绩效管理实践观念。未来的研究可以进行方法论上面的更多探索,也可以根据文中所提出的思路开展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