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案例分享>快速提升设备维修技能的精益化管理

快速提升设备维修技能的精益化管理

2016-01-22 10:31设备大视野人气:295


近年来,随着中航工业黎明公司新产品的不断升级及经济规模的不断跃进,以高效率、高智能为特点的高、精、尖及大型数控设备在我公司大量的引进、使用,成为公司的主力设备,为公司的生产及研发创造了条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以往的普通设备相比,这些设备在维修理论,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这些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否快速修复,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如何使现有的设备维修人员由传统设备维修知识结构向更先进的维修知识结构转变,快速提高维修技能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仅凭借工作实际经验、师傅带徒弟等缺乏系统性知识积累的传统培训方式和管理,设备操作者和维修人员的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更存在工作的随意性。如何使设备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对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的整体提高,实施精益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于是,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可操作、有效的设备维护维修标准和规范,结合公司设备管理现状,以落实各层面"人"的责任为突破口,通过"制定规矩"、"指导实施"和"监督考核"等方式,是提升设备技术品质,满足科研生产对设备需求的有效手段。

一、构建设备维护维修精益化管理目标、内涵及创新点

1.1、目标

把设备管理纳入到精益管理范畴,以满足发动机产品质量和效率对设备的需求为目的。从设备的引进、使用、维护、维修及重点设备监测各方面,建立一套"快速、有效、规范"的管理模式;把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提升和知识积累,贯穿于设备维修基础知识和高技能知识培修教育的全过程;把及时处理简单设备故障与解决典型疑难故障问题,与不断实施精益改善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搭建起预防维修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与设备基础管理有效结合,贯穿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最终建立具有企业特色,满足生产技术要求,可量化、可实施、可考核的设备运行保障体系。

1.2、内涵

为保证公司科研生产对设备的需求,使设备始终保持处于良好状态,针对设备引进使用前的验收,使用前、中、后期维护维修的薄弱环节,加以整改和完善,制定相应的验收、维护、维修规范和标准。同时,通过对重点设备、重点设备故障进行精度检测和有效的疑难问题分析,用精益的思想,针对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和小改小革工作,全面提升设备运行保障的有效性。

1.3、创新点

创新性:目前,多数企业存在对设备"重使用,轻保养"、"重抢修,轻预防"的运行管理弊端,所以,通过建立规范的设备验收、维护、维修、检测机制,实现设备由"事后维修"向"事前预防"转变,提高了运行保障能力。

实践性:着眼于军工企业设备的实际,重点解决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规范和措施,做到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经公司初步内部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

效益性:工作实施后,可从源头把控设备出厂质量,并通过规范性的保养、维护、维修及预防性工作的实施,大幅度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和备件储备、消耗,提升设备运行保障能力,间接地促进了公司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构建设备维护维修的精益化管理的做法

2.1、前移设备基础管理,把住设备验收关口

黎明公司为了在设备的引进环节也同样实施精益化管理,做到把设备的管理前移,适时地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设备检修队伍,参与到公司设备入厂验收、精度验收、精度监控等环节,从源头确保公司引进设备的完好性、可靠性。同时,为了做好设备前期管理,组织大量的人力收集整理设备前期引进选型、验收等技术资料,让设备维修人员参与到设备验收之中,用他们在实际设备维修中遇到的设备各类故障现象和问题去参与验收,杜绝以往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并逐步形成了设备预验收技术规程,编写了《设备预验收技术汇编》,从而为设备的前期验收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对随机备件、系统备份、随机设备资料等加以重点验收,也为设备后期管理、维护保养、维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2、制定维护保养规范,实施定期有效保养

为达到设备维护保养得规范化和制度化,公司组织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在翻译国外单台设备维修保养资料的前提下,与设备维修经验相结合,提炼出可操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单台设备保养规范,并印制成《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奠定了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规范化的理论基础。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按维护保养操作项目,及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机修人员定期进行巡视检查保养效果。经过近几年的现场执行,公司设备保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设备故障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2.3、坚持维修知识积累,提升维修设备技能

维修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维修效率和效果,如何迅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及时、有效的处理,恢复机床的动作、功能和精度,使现有的维修人员更快的由传统设备维修知识结构向更先进的维修知识结构转变。

基于此,组织公司内维修技术专家、技术能手、设备工程师和经验丰富的机修人员,在总结、分析公司设备故障案例记录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设备维修排故案例分析800例》众智丛书。丛书以故障实例的形式,将公司设备维修的宝贵经验提炼出来,为今后的设备排故和预防提供经验和参考,也为公司各单位维修人员提供了学习材料,将书中的成熟维修经验用于指导现场维修。同时,建立设备健康档案,把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维修经历、变动历史、所更换零部件过程等数据资料以档案的形式记录保存,便于查阅。体现了精益改善"十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的智慧高明"的原则,不仅提升了维修队伍的素质,也切实为公司科研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4、建立预防维修机制,排除设备故障隐患

设备的维护工作应该包括设备管理、预防性维修保养及故障修理,并且这三者是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在企业设备维修技术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关键重点设备有效地实施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定合理的机床维修保养制度,能够有效地做到预防故障发生和提高维修保养效率。

目前,企业设备先进程度和复杂程度正向着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方向大幅迈进,如果仍延续"事后维修"陈旧的维修模式从事维修工作,已满足不了设备技术发展对维修保障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设备维修方式,从"事后维修"转向"事前预防",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把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消除故障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的产生,为此,预防性维修工作应势在必行。

近年来,通过对关键设备实施预防性检修,不但使设备故障得到了有效控制,消除了这些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减少了设备的突发性故障的产生,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而且,使维修人员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能够间接地掌握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为设备备件计划性采购提供了条件,有效降低了设备停机的风险。

2.5、实施设备联保制度,形成维保利益共体

长久以来,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实施过程中,设备操作者、厂机修人员和专业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一直是"各扫门前雪"。设备操作者只管打扫机床卫生,厂机修人员有报修就去现场解决,而维修技术人员也是只管排除故障,修好后就没有了责任。这种体制形成了没人对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和巡视,势必造成小隐患酿成大故障。

那么,如何在这三者之间建立一种利益相关的共同体?从2011年开始,公司设备维修保障部门积极探索,与设备所在单位建立了"联保"制度。通过以所属单位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时间为核心考核要素,发挥设备操作者、机修人员、维修工程师的责任利益"共同体"的作用,重点强调设备预防性巡视、维护、检修和计划性停机维修,使维修方式"由事后维修转为事前预防"。同时,将设备可动率指标分解到生产单位和维修部门,以此指标作为拉动,形成设备全过程的责任管理。

2.6、开展设备精度监测,掌控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的精度指标决定了所加工产品的质量,更是衡量设备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为避免因机床精度下降给公司生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黎明公司以精益改善的思维,持续开展设备精度检定工作,并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以提升精度检定技术技能,全力保障机床精度符合公司生产需求。目前已形成规范体系的精度检定工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机床精度的验收、机床精度的计划检定、精度故障机床的精度恢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构成了公司内机床精度保障的完整体系。使得新引进与改造后机床精度可控、使用中的设备精度可查、机床精度变化可预测、精度不良机床精度可调整、精度故障机床可恢复,全力保障公司内机床精度,满足了公司科研生产需求。

2.7、建立科学备件储备,提高备件响应能力

如何建立科学的设备备件储备,做到既能降低储备成本,又能满足设备维修对备件的及时需求,一直是各企业所探索的。可往往是需要的没有储备,不需要的长时间储备造成资金积压,加大了企业成本。这就需要企业依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易损件、必换件的预知,针对具体设备建立备件储备清单,实施备件储备预警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储备,及时增减备件储备数量和品种。同时,要建立市场化的"大库房"概念,对一些市场普遍拥有,能够及时采购到的通用零部件,做到不储备,而是跟备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货关系,做到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对一些采购周期长和机床厂价专用的零部件,尤其是一些国外厂家设备,就要进行一定备件的储备,而这个储备也要根据设备型号的不同、数量的不同,进行有比例的储备,这也需要企业在采购设备过程中,尽可能地应用统一系统,这样也为备件的科学储备带来极大的益处。

2.8、围绕典型疑难问题,推进维修自主创新

随着设备技术的进步和使用年限的增加,相继存在技术淘汰、进入故障高发期,机床各种器件老化严重,设备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制约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数控设备在运行中使用的润滑油和冷却液是分装于不同装置内的,个别设备由于厂家设计缺陷,导致设备的润滑油很容易混入设备冷却液中,引起冷却液变质,即对设备造成了严重的腐蚀,同时对加工零件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此问题,维修人员积极开展设备油水分离器精益改善项目攻关。遵循"先从不花钱的改善做起"的工作原则,积极寻找可行的方式、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一套简单可行的装置设计制作工作。经过现场实际试验和改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已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完全满足生产需要。从而有效彻底地解决了困绕公司设备多年的疑难问题。

2.9、深入推进TPM管理,实施晋级达标考核

近年来,黎明公司在总结多年推进TPM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了《TPM管理晋级达标考核办法》,实行有目标、有标准、有考核的考核晋级达标。主要内容将TPM自主维护的七个阶段(初期清扫,发生源、困难部位改善对策,制定基准书,设备的总点检,自主点检,通过整理、整顿步入标准化,自主维护)与设备管理、安全标准化达标相结合,通过规范化的达标细则,对设备使用单位进行TPM晋级达标考核。通过对设备使用单位的晋级达标评价,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提高员工自主保全意识,有效改善设备实物质量,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设备管理模式。

三、构建设备维护维修的精益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3.1、以管理为龙头,实施全过程设备管控

以设备可动率指标为核心考核要素,通过设备故障率和故障停机时间统计,衡量设备使用、维护和保障的综合能力。

3.2、构建人员结构,完善设备维修技术专家建设

结合专家队伍建设,改变现有的学习培训形式,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有目标地分层次培养人才。根据设备维修人员技术能力情况,以"高、中、低"搭配的原则,逐步建立"金字塔"式队伍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动系统"专家树"体系。同时选派有潜质的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养机电维修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开展各层级的培训管理。在持续推进首席技术、技能专家讲学、同级别、同系统、上下工序及技术、技能专家业务交流的基础上,重点从高端人才培养、短缺专业人才培养以及青年后备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着手确定培训项目。同时开办以精益、专业理论、拓展训练、外场基地参观、学习力等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高层级专家培训,使培训工作实现了从单项培训到综合性培训、从宽泛性培训到针对性培训、从短期培训向中长期培训的新发展。建立一个好的职业生涯培训规划和培训机制,促进员工的成长、成才,提高员工素质和岗位需要及胜任能力,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他们在现在或者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潜能。

3.3、实施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搭建工作

做到逐步完善、逐步扩大管控范畴,并应用信息化系统将设备资产的办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精度检测、设备维修管理、资产调拨、返库等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进行了固化。

3.4、充分利用内部技术资源,从设备备件入手挖掘效益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立项和论证,确定技术攻关项目、人员和节点,实施分批分期的办法实现设备备件国产化和疑难故障的处理;摆脱个别关键备件供应和疑难问题维修受制于人的局面。

3.5、建立专业化的设备维护保养队伍

通过定期地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系统保养,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对已磨损和老化的零部件进行更换,把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极大地促进设备品质的提高。

3.6、实施设备管理检查

通过月、季度设备大检查、关键瓶颈设备使用情况抽查等方式,狠抓现场设备使用、保养中存在的各种违规问题。对公司设备季度保养的逐台验收工作。

3.7、大力推进TPM管理

大力实施TPM管理的整体推进计划,本着做实、做细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并加以检查指导;特别要加强对点检执行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中航工业黎明公司和新产品的不断升级及经济规模的不断跃进,以高效率、高智能为特点的高、精、尖及大型数控设备已在我公司大量的引进和使用,并成为公司的主力设备,为公司的生产及研发创造了条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以往的普通设备相比,这些设备在维修理论,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这些设备的能够良好运行这是得益于坚持把设备的维护维修与精益管理相结合,并努力实现科学的系统化管理,最终实现精益化管理目标。

本文信息由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返回设备管理大视野首页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